女性对于流产都会产生焦虑,其实育龄期妇女发生一次或者两次流产也是可能的。但是对于复发性流产应该小心谨慎。那什么是复发性流产呢?
一般指自然流产发生2次或2次以上。复发性流产(RSA)的病因比较复杂,主要包括有遗传因素、内分泌紊乱、子宫解剖结构异常、感染、免疫因素等五大原因。
1、遗传学异常。反复流产尤其是早期的反复流产,主要与染色体异常有关。父母染色体异常,他们产生的精子或者卵子50~70%可有染色体异常,从而造成反复流产。胚胎染色体异常,其中包括染色体数量异常、染色体结构异常也同样可导致反复流产。随着母亲年龄的升高,染色体异常所导致的流产的比例也会随之升高。对于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反复流产,目前没有办法来纠正。唯一的办法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或者筛查,来选择正常的胚胎,移植到母方的子宫内,获得正常妊娠。
2、内分泌因素。内分泌调节功能的正常与否与反复流产也密切相关,如:黄体功能不全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糖尿病、高泌乳素血症、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也都可导致复发性流产。通过控制内分泌疾病可达到治疗目的。
3、生殖器官异常。如子宫先天发育畸形会造成反复流产,宫腔异常,宫颈机能不全均会导致流产。宫腔异常包括子宫畸形、宫腔粘连和粘膜下肌瘤、息肉等。手术可以改善部分子宫异常导致的反复流产。
4、感染因素。阴道各种炎症如支原体、衣原体感染,巨细胞病毒、风疹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、弓形虫病毒感染均可导致流产。故孕前应进行相关检查。
5、免疫因素。反复流产还跟妊娠妇女的免疫系统异常关系密切,主要包括自身免疫型和同种免疫型。自身免疫型患者体内可查出多种抗体,同种免疫型则表现封闭抗体的缺乏。目前认为,与流产有关的自身免疫抗体有:抗磷脂抗体、抗核抗体、抗精子抗体、抗内膜抗体和抗胚胎抗体等。约15%的反复流产妇女有抗磷脂抗体综合症。若不经治疗,下一次妊娠流产的风险可高达90%。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可以治疗。
6、妊娠本身容易导致孕妇体内高凝状态,血栓形成倾向体质更容易造成母体血栓前状态,这又容易导致反复流产。目前发现的血栓形成倾向性有关的基因异常有因子V(Leiden)、因子II(prothrombin,凝血酶原)、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突变。血栓前状态可以通过低分子肝素来预防流产的发生。
此外,复发性流产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:
(1)环境中的不良因素,如有害化学物质的过多接触、放射线的过量暴露、严重的噪音和振动等。
(2)不良心理因素,如妇女精神紧张,抑郁程度高,消极情绪严重,情感控制能力低,对再次妊娠产生恐惧感、紧张、恐惧、悲伤等不良心理刺激通过神经内分泌激素系统,使内环境改变,可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。
(3)过重的体力劳动,酗酒、吸烟、吸毒等不良嗜好。
(4)年龄因素:孕妇或其丈夫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,导致卵子老化、精子染色体异常。
注:所述相关数据出自网络(黄先亮医生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