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
概述
单纯疱疹病毒(HSV)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
角膜炎(HSK)简称单疱角膜炎。此病为最常见的角膜溃疡,而且在角膜病中致盲率占第一位。
单纯疱疹病毒(HSV)是一种感染人的DNA病毒,分为I型和Ⅱ型两个血清型。眼部感染多数为HSV-I型,少数人为HSV-Ⅱ型病毒。
人群中HSV-I型的血清抗体阳性率50%~90%,大部分没有引起临床症状。免疫功能强的个体感染HSV后有自限性,而免疫力低下包括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者,HSV感染呈慢性迁延不愈,损害程度增加。
主要临床表现
1.原发单疱病毒感染常见幼儿,有全身发热,耳前淋巴结肿大,眼部表现急性滤泡性结膜炎,假膜性结膜炎,眼睑皮肤疱疹,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。
2.复发疱疹病毒感染发热、疲劳、紫外线照射、外伤、精神压力、月经以及一些免疫缺陷,可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复发。常见症状有畏光、流泪、眼睑痉挛等,中央角膜受累时视力下降明显。
治疗要点
治疗原则为抑制病毒在角膜里的复制,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角膜损害。
1.树枝状角膜炎可以清创性刮除病灶区上皮,减少病毒向角膜基质的蔓延。
2.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有0.1%;滴眼液,眼膏为3%;0.05%环胞苷滴眼液,眼膏为0.1%;0.1%疱疹净滴眼液,眼膏0.5%。急性期每1-2小时点眼一次,晚上涂眼膏。严重者需要全身用药,如口服阿昔洛韦。合并虹膜睫状体炎时,及时阿托品散瞳
3.手术治疗进行角膜移植。
健康教育内容指导
1.心理护理此病严重时可角膜溃疡,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严重后果。且本病全身症状较重,易反复发作,患者身心疲惫情绪低落。因此,应重点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、治疗效果及配合方法和及时就诊的重要性,多给予安慰、鼓励并规范患者遵医行为并配合治疗与护理。
2.饮食护理多食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、易消化食物。如瘦肉、鸡蛋、鱼、牛奶等。多食水果、蔬菜促进角膜上皮生长及保持大便通畅。
3.用药指导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,病情严重者结合全
身用药,应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。出现角膜溃疡时,点眼频繁每15-30分钟点眼一次,不同药物应交替使用并安排好点药时间,以保证各种药物在眼内的浓度。点眼时,如泪液过多或有分泌物,应先消毒棉签擦拭后再点。点眼时动作轻柔,不要对眼球施压,以免加重穿孔。
4.眼部护理①保持眼部及周围皮肤清洁,如晨起时分泌物较多,可用无菌棉签擦拭。②不要对患眼施压,以防角膜穿孔。检查、治疗或护理操作动作应轻巧;点药后不要用力闭眼不要揉眼,不要挤压眼球。注意保持大便通畅。避免用力打喷嚏、咳嗽、大喊、大笑。③因角膜炎患者刺激症状明显,故室内光线宜暗,避免光线直射。外出时佩戴遮阳镜。④注意个人卫生,勤修剪指甲、勤洗头、勤洗手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要注意消毒隔离,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。
5.活动与休息出院后1个月少阅读、多休息,3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,避免游泳,洗头、沐浴时防止水、洗发液进入眼内造成不良影响,外出佩戴防护镜,避免风沙、灰尘对眼的不良刺激。
6.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,避免感冒,防止疾病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