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,气候干燥,这使很多病毒繁衍滋生。最近,我院皮肤科门诊带状疱疹患者骤然增多,医生诊室门口几位患者热烈的交流起了病情。
“我疼了好几天,昨天才看到水疱。”
“我也是,我疼的睡不着,太受罪了。”
“去年我老伴儿也是,现在还疼着呢”
.......
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,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,潜于体内再发,引起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出现水疱,并伴有神经痛,属于中医学“缠腰火丹”“蛇串疮”“蜘蛛疮”等范畴。
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情志内伤,肝气郁结,久而郁结化火,肝经火毒蕴积而成;或因脾失健运,湿邪内生,日久化热,湿热搏结而发;若夹风邪上窜则发于头面;若夹湿邪下注则发于阴部及下肢;火毒炽盛者以躯干发病居多。体弱年老者,则因血虚肝旺,湿热蕴结,致气血凝滞,经络阻塞。总而言之,本病初以湿热火毒为主,后期则以正虚血瘀,夹湿夹热为患。
带状疱疹,可发生于20%的健康人和50%的免疫低下人群。该病一般单侧发生,最常见于胸部(55%)、颅脑(20%)、腰部(15%)和骶部。典型表现为病损区域的疼痛,之后出现红斑丘疹,再之后出现成群分布的水疱。
中医辨证施治带状疱疹
一
辨证用药
1
肝经郁热证
症状:皮疹色红,疱壁紧张光亮,灼热刺痛;伴口苦咽干,烦躁易怒,大便干结或小便黄;舌质红,苔薄黄或黄腻,脉弦滑数。
治法:清肝泄火,解毒止痛。
2
脾虚湿蕴证
症状:皮损颜色淡红,疱壁松弛;伴腹胀纳少,口淡不渴,大便溏;舌质淡或正常,苔薄白或白腻,脉缓或滑。
治法:健脾利湿,解毒止痛。
3
气滞血瘀证
症状:水疱干涸结痂或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,并扩散到附近部位,坐卧不安,影响睡眠;伴神疲,心烦、眠差;舌质黯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
治法:理气活血,通络止痛。
二
局部治疗
针灸、电针、拔罐、穴位封闭治疗,同时配合现代医学治疗手段,如半导体激光治疗、红光治疗等,在短期内即可收到“收疱”、“止痛”的效果。
如果您的家人或者您本人不幸患了带状疱疹,不妨到我院来让专业医生为您解决!
皮肤问题,问专业医生
▼
杜平简介
主任医师、教授,医院皮肤科主任、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医学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。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,从事皮肤科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,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独立撰写20万字专著《性传播疾病的自我防治》,在国家级刊物发表“性病防治的双维效果及心理社会因素分析”、“中线T细胞淋巴瘤报告”、“医学美容发展模式的探讨”、“脂溢净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”、“克拉霉等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70例临床分析”等学术论文。在治疗银屑病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、过敏性紫癜、带状疱疹等皮肤常见病、疑难病方面有独到办法,治愈患者遍布省内外,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。
擅长:银屑病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、过敏性紫癜、带状疱疹等皮肤常见病及疑难病。
-END-
本文指导
西医院杜平
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