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医健康科普当心疱疹性咽峡炎又到高

北京皮肤科治疗好医院 http://m.39.net/pf/a_6171978.html
进入初夏,气温渐升雨水充沛

各类病菌感染及过敏性疾病逐渐增多

儿科门急诊患儿大幅度上升

其中,由于感染肠道病毒导致的

疱疹性咽峡炎“小患者”

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增加

“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其引发的病毒与手足口病高度同源,有些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,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。”郑剑峰主任医师提醒广大家长朋友,疱疹性咽峡炎虽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患儿均在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,但也有绝少数的患儿可能会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发烧、口水多、不愿吃东西……

孩子一张嘴,喉咙里满是“泡泡”

“郑医生,孩子前天就有点发烧,本以为是这两天下雨降温着凉了,就给她吃了些感冒药。没想到孩子不但没有好转,发烧还越来越严重。还有,孩子平日里胃口都不错,但这几天老是流口水,又不愿意吃东西。”新手妈妈小胡带着3岁的女儿小米找到了郑医生,郑医生当即为小米作了检查,发现宝宝咽喉部的黏膜上有多个约2-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,周围有红晕,有些已经破溃形成小溃疡。

“这是典型的疱疹性咽峡炎,此病常见于1至7岁的小儿,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多见。”郑医生表示,疱疹性咽峡炎其实是一种儿科常见病,全年均有散发病例,但每年的4至7月为发病的高峰期。

“这类疾病发病后,年龄稍大的孩子常感到咽痛或头痛、肌肉痛,而年龄较小孩子则表现为发热、拒食、流口水、干呕、哭闹等症状,与手足口病十分相似。”郑医生称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“姐妹病”,因为它们都是由柯萨奇病毒、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。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疱疹位置,如果疱疹长在口腔、手、脚、臀等部位,就是手足口病,如单纯长在咽峡部,大多就是疱疹性咽峡炎了。

“所以,我们可以将疱疹性咽峡炎当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‘手足口病’。”郑医生解释,两种疾病都有自愈性,至今并没有特效药物,所以做好居家隔离对症处理,缓解孩子的不适,等待疾病消退便可。当然,在此期间家长要密切观测孩子的精神状态、有无呕吐、肢体抖动、呼吸心率增快等,尽早甄别由EV71(肠道病毒71型)感染的早期重症现象,并及时送医诊治。

洗手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

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

“今年发病提早并增多,也有留院观察病例,但还没有重危病例。”郑医生表示自年,疱疹性咽峡炎引起重视后,每年约有上万个病例,其中绝大多数是轻症病例,但重症死亡病例也时有出现。他预测,今年的发病数将会超过去年,形势严峻。

那么,如何有效的防护疱疹性咽峡炎呢?郑医生表示,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,也可间接通过污染的毛巾、水杯、衣物、玩具、碗筷、奶嘴、床上用品等传播。

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不随意借用别人的生活用具,教育孩子勤洗手、勤漱口,让孩子有充分休息的基础上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。同时,家长要避免随意亲吻孩子,外出回家后要洗手洗脸、更换衣服后再与孩子接触,以免将病毒带给孩子。另外,在目前高发期,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人流杂多的公共场所去。

此外,接种疫苗也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方法。郑医生提到,EV71灭活疫苗可以预防EV71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,这种病毒引起的感染往往起病急,病程进展快,容易转变重症。他建议6月龄~5岁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,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。

最后,郑医生提醒家长,如果孩子没有出现感冒症状,却突然高热不退,就要留意观察孩子的口腔咽部变化,看看是否有疱疹。一旦怀疑是疱疹性咽峡炎,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,不可当成普通感冒发烧而自行用药。

夏季传染病高发期

要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!

END

冯梦苓、小五

美编

蛋卷

责编

小五

来源:医院医疗健康集团

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

图片若涉及侵权等行为

请及时联系我们作删除处理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vvwe.com/jbzd/1404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