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状疱疹;
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、临床症状、治疗和预后。
带状疱疹是发生在腰背部的、呈带状的、簇拥的皮疹或水疱,主要表现为以疼痛为主,具有一定的传染性。
发病年龄多为50岁以上的人群。
本病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,病毒的大量复制而产生带状疱疹的水泡等皮疹。病毒使神经发生炎症、坏死,引起神经痛。
由于疱疹多发生在腰部,民间俗称“蛇缠腰”。而带状疱疹的水疱不跨过身体中线(人体正中线),也就是说不会长满一圈。
发病诱因为人体免疫力下降,或使用免疫抑制药、化疗药物的患者易患此病。此外,细胞免疫缺陷、机械性损伤、精神压力大或者过度劳累均易患此病。
1.患病初期患者有全身乏力、低烧、头痛,发病部位可先出现疼痛或烧灼感,持续1~5天。
2.发病部位皮肤出现成簇的丘疱疹和水疱,大小不定,水疱发亮,里面液体澄清,外周有红晕。皮疹和水疱沿单侧神经支配的区域分布,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、颅神经和腰骶神经分布区域。水疱消退为7~14天,所有皮疹在2~4周内消退。水疱后期会结痂的。
3.出疹期会有疼痛,为钝痛、抽搐痛或跳痛,一般为阵发性痛,也有持续性痛的。
皮疹消失后,可能还伴有长时间、反复的疼痛。
特殊类型的还有:眼、耳的带状疱疹,顿挫型的、无疹和播散性带状疱疹等。
1.一般治疗保持皮疹的清洁和干燥,避免摩擦和抓伤。
2.药物治疗
(1)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(每次毫克,每天5次);伐昔洛韦(每次毫克,每天3次);泛昔洛韦(每次毫克,每天3次)。
膦甲酸钠按每次每千克体重40毫克,每八小时一次,静滴不少于一小时,连用2~3周或直至痊愈。
溴夫定是最新抗疱疹病毒药物,每日一次,mg
(2)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、阿昔洛韦乳膏、、喷昔洛韦软膏、干扰素软膏抗病毒眼膏、眼液,乳膏、凝胶等涂于水疱或破溃处。
2.止痛药
可用乙酰氨基酚、普瑞巴林、加巴喷丁、萘普生或曲马多,疼痛严重可用阿片类止痛药。也可用营养神经的药物,如维生素B1、B12来修补神经的对症处理。
3.糖皮质激素
年龄在50岁以上、大面积皮疹及重度疼痛、累及头面部的、疱疹性脑膜炎、内脏播散性带状疱疹,出现上述情况者可用。
4.中医治疗
中医认为,带状疱疹早期是湿热困阻、湿毒火盛,后期是火热伤阴、气滞血瘀或脾虚失运,余毒未清。所以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多种方法治疗会取得良好效果的。
1.带状疱疹的皮疹大多在2-4周好转,基本能痊愈。
2.在皮疹出现后疼痛持续3个月的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,主要发生在少数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少数病例,病情严重、恢复时间较长。30%-50%的患者疼痛会持续一年以上。
3.带状疱疹很少有并发症,但极少数有皮疹细菌感染,眼并发症如眼睑下垂、视力下降甚至失明;耳并发症如永久性听力丧失;永久性面瘫。
李掌青年医药院校毕业,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,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,经验甚丰,教训亦有,每天与大家分享。
悠哉隐士让我们一起健康!